側記1:賀醫(yī)生的摩托聲
和賀星龍聊天時,問到一個細節(jié)問題:您以一名醫(yī)生的一己之力,守護黃河岸邊28個村的百姓,有的村和村的距離很遠,是不是到了一個村,會帶個大喇叭,讓需要看病的鄉(xiāng)親都來診治?
他一下子神采飛揚,“不用大喇叭,村子里的鄉(xiāng)親們,一聽到我的摩托聲,就都過來啦!他們都能聽出來。”
貧瘠偏遠的呂梁山南麓,周圍20多個村的年輕人外出打工,留下來的都是老年人和留守兒童,95%的病人需要賀星龍出診。步行挑著醫(yī)療設備翻溝爬坡太慢,雨天山路泥濘自行車難行,摩托車是他行醫(yī)出診的最強裝備。
從最早擔心貽誤村民病情,貸款買下第一輛125摩托車,到后來考慮到這些村子遠離縣城,山高溝深,道路狹窄,救護車難行,為防止延誤病人病情,他又再次到信用社貸款,買回一輛三輪摩托車,從醫(yī)18年以來,賀星龍已經騎壞了7輛摩托。
經年累月地穿梭于這些村子,他被稱為黃河岸畔的“摩托”醫(yī)生,他的摩托聲也比大喇叭更有召喚力了。
隨著事跡被越來越多人知道,從大寧縣黨代表到黨的十九大代表,賀星龍外出開會的機會越來越多,他的摩托車,也開始負載起更多的東西。
醫(yī)藥公司贈送的中成藥,他分發(fā)給需要的鄉(xiāng)親們;領導慰問送來的大米、油、面、牛奶、衣服等,他送到周圍村里五保戶和貧困戶家中。每次開會回來,有什么扶貧的好項目,他會帶回來;黨的好政策,他也會利用騎摩托出診的機會宣傳給周圍村鄉(xiāng)親們……
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,他就憑借這一騎工具往返奔波,竭力守護著黃河岸邊這28個村的百姓。
圖為賀醫(yī)生的診所和摩托車
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