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“韋編三絕”這個典故,是2013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講話時引用的。習總書記說:“希望廣大留學人員堅持面向現(xiàn)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來。瞄準國際先進知識、技術(shù)、管理經(jīng)驗,以韋編三絕、懸梁刺股的毅力,以鑿壁借光、囊螢映雪的勁頭,努力擴大知識半徑,既讀有字之書,也讀無字之書,砥礪道德品質(zhì),掌握真才實學,練就過硬本領(lǐng)。”
“韋編三絕”的典故,出自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,說的是孔子晚年特別喜歡《周易》。因為翻閱的次數(shù)太多,連穿竹簡的熟牛皮繩都斷了好幾次。
春秋時期的書,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制成的。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狹長的竹片,稱為“竹簡”,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寫字。一根竹簡能寫的字,多則幾十個,少則八九個。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,這些竹簡要用繩子按次序編連起來,才能最后成冊,便于翻檢閱讀。通常,用絲線編連的叫“絲編”,用麻繩編連的叫“繩編”,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“韋編”。孔子所閱讀的《周易》,是用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,所以才會有“韋編三絕”的說法。
中國古代的簡冊
孔子讀《周易》“韋編三絕”,至少說明了兩點:第一是孔子對《周易》很重視,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:《周易》究竟是怎樣一部書,為什么孔子會對它如此重視呢?第二是孔子對《周易》的學習精神和學習態(tài)度,這就引伸出了第二個問題:孔子這種學習態(tài)度,對我們有哪些啟示?
我們先說第一點:《周易》究竟是怎樣一部書,孔子為什么對它如此重視。
就性質(zhì)而言,《周易》是古代一部用來占卜的書。古時科學尚未昌明,人們認為事物的吉兇禍福是由某些神秘的力量所左右的,為了獲得神明的啟示,就借助一些特定的手段,希望能從一些征兆上獲得對未來的預測。先秦時期,預測的手段五花八門,但最重要、最正式的就兩種:一種是燒灼龜殼,從龜殼爆裂的紋理和走向來預知禍福,這叫“龜卜”;一種是對蓍草進行排列組合,從所得到的不同結(jié)果(專業(yè)術(shù)語叫“卦象”)來判斷吉兇,這叫“蓍占”。“龜卜”已經(jīng)失傳,只留下一些對于占卜結(jié)果的記錄,這就是“甲骨文”;而“蓍占”則保留下來,其載體,就是大名鼎鼎的《周易》了。所以,簡單來說,《周易》就是一部指導人們使用蓍草占卜,以及對占卜可能得到的各種結(jié)果進行解釋和說明的“占卜手冊”。
但《周易》深厚的文化內(nèi)涵,卻不是區(qū)區(qū)“占卜手冊”四個字所能涵蓋得了的。它蘊含著古人對世間萬物的觀察與思考,對規(guī)律與趨勢的認識與把握,以及如何權(quán)衡得失、趨利避害的方式與態(tài)度。它博大精深、包羅萬象,蘊含著最為深沉的中華文化基因,是中國最為重要的一部原典。明乎此,則孔子對《周易》何以如此癡迷,也就非常清楚了。
再說第二點:孔子對于《周易》的學習態(tài)度,對于我們有何啟示。
首先,是對學習的重視。
孔子是一個對學習極為重視的人,這和孔子的身份有關(guān)??鬃佑性S多身份,但最重要的是教師——“大成至圣先師”的封號就是對孔子這一身份的最好說明。是孔子把被官府壟斷的教育帶到了民間,中國教育從“學在官府”到“學在四野”的轉(zhuǎn)化就是由孔子完成的。“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”——自身不斷學習,同時不斷把自己的知識,以及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傳授給下一代,這兩點構(gòu)成了孔子生命的主要內(nèi)容。
《論語》中就記錄了許多孔子強調(diào)學習的言論。他在總結(jié)自己的一生時說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意思就是:“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學習,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,四十歲不至于迷惑,五十歲得知天命,六十歲一聽別人的話就可以分辨是非真假,七十歲就隨心所欲,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(guī)矩。”從孔子對自己一生的階段劃分來看,他把立志學習作為自己人格生命的真正開始。孔子學習起來,那真是如饑似渴,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:“學如不及,猶恐失之。”意思是學習起來總怕趕不上別人,已經(jīng)得到的知識又唯恐會失去。他學習時也不會感到疲倦?yún)捑?,而是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快樂: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”——學到了知識,并時常溫習,難道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?而“韋編三絕”這個典故,正是孔子重視學習的一個典型例證。
其次,是關(guān)于學習內(nèi)容的選擇。
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,人類知識的總量與今天相比要少得多,但即使這樣,也已經(jīng)遠遠超過了一個人的頭腦所能容納的極限。怎么辦?唯一的辦法就是有所輕重,有所取舍。因為知識的載體是書,所以這個輕重取舍,就經(jīng)常表現(xiàn)在對于不同書籍的選擇與側(cè)重上。意大利經(jīng)濟學家巴萊多有一個著名的“二八法則”,就是說任何一組東西中,最重要的只占一小部分,大約是百分之二十,其余百分之八十盡管是多數(shù),卻并不那么重要。這一法則被廣泛運用到經(jīng)濟學、社會學等多個領(lǐng)域,都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。讀書其實也是這樣。一般性的書籍你也需要閱讀,但它們并不需要占用你太多的時間;但一些特別重要的書籍,在你的閱讀總量里所占的比重可能并不是很多,但你需要用百分之八十的時間精力,去反復閱讀,直至消化吸收。對于這一點,英國哲學家培根在《論讀書》中有一個很好的描述:“一些書只須淺嘗輒止,一些書只需囫圇吞棗,但也有為數(shù)極少的一些書,你卻需要仔細品味,并消化吸收。”中國有句古話,叫“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”,對于很重要的書,你必須拿出孔子“韋編三絕”的態(tài)度,不必貪多,讀一本是一本,認真閱讀,消化吸收。只要你這樣做了,讓這些書內(nèi)化為你的精神氣質(zhì),那么你就是一個有根底、有內(nèi)蘊,而不是夸夸其談、游談無根的人。
《周易》對于孔子來說,無疑就是那為數(shù)極少、但需要仔細品味并消化吸收的重要書籍。
再次,是堅忍持久的努力。
學習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要想學有所成,就必須付出堅忍而持久的努力。關(guān)于這一點,中國古代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?shù)睦?。比?ldquo;囊螢映雪”“懸梁刺股”“鑿壁偷光”等。孔子“韋編三絕”的典故雖然沒有刻意強調(diào)時間,但熟牛皮的繩子都被孔子翻斷多次,他閱讀《周易》所花費的時間之多,其實已經(jīng)暗含在這個典故之中了。而現(xiàn)代的學習理論也證明了這種態(tài)度對于成為人才的必要性。作家格拉德威爾在《異類》中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“一萬小時定律”,意思是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才高人一等,而是他付出了持久不斷的努力。一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。當然,一萬小時的學習時間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條件,能否成為頂尖高手還需要看個人的天分以及機緣;而且“一萬小時”的規(guī)定也似乎太機械,有些復雜的技藝需要的時間更長,而有些簡單技藝需要的時間則可能比較短。但無論具體個人與具體技藝之間的差別如何,長時間的刻苦付出都是必要的。
孔子本身對于《周易》所下的功夫是收到了豐碩成果的。在所有的文化遺產(chǎn)中,他對《周易》情有獨鐘,用功最深,而在某種程度上,《周易》實際上也是在孔子的手中才真正完成的。根據(jù)一般的說法,最初創(chuàng)制六爻八卦的是伏羲;將八卦演繹為六十四卦的是周文王;而《易傳》這部解讀《周易》的權(quán)威著作,其作者正是孔子——這就是所謂“人更三圣,世歷三古”。
總之,在“韋編三絕”這個典故中,我們看到了孔子對于文化的熱愛,對于經(jīng)典的重視,以及刻苦認真的學習態(tài)度。我們雖然不是孔子,但只要能夠付出努力,并持之以恒,即使成不了大師,至少也能成為一名具有真才實學的行業(yè)專家,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優(yōu)秀人才。
關(guān)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(diào)查
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