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十月的山東威海,涼風習習,海邊一個面積約6000平方米排列整齊的天線陣,是我國對海新體制雷達的主要結構,它能夠遠距離探測海上目標的位置和方向,是我國駐守在海岸線上的一雙“千里眼”。而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劉永坦院士就是這雙千里眼的締造者。作為我國對海新體制雷達的奠基人,他執(zhí)著于對海新體制雷達研究近40年,填補了我國在這項領域的空白。
“別的國家已經(jīng)在研制,中國決不能落下,這就是我要做的事。”1981年秋,從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公派英國留學歸來的劉永坦帶回一個宏愿——開創(chuàng)中國的新體制雷達之路。
然而,要建新體制雷達,簡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。20世紀70年代中期,中國曾經(jīng)對此進行過突擊性會戰(zhàn)攻關,但由于難度太大、國外實行技術封鎖等原因,最終未能成功。
當時,很多人勸他放棄:大的研究院所尚且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和能力,更別說一所大學了。但劉永坦始終堅信:新體制雷達一定能做出來。
1983年,經(jīng)過10個月連續(xù)奮戰(zhàn),劉永坦完成了一份20多萬字的《新體制雷達的總體方案論證報告》,在理論上充分論證了新體制雷達的可能性,得到原航天工業(yè)部科技委員會的認可。
但劉永坦并沒有“見好就收”,反而認為“紙上談兵”還不夠,需要進一步建立對國家有實際意義的雷達實驗站。為此他又開啟了“新體制雷達研究”,為研制完整的雷達系統(tǒng)奮力攻關。
在試驗現(xiàn)場,劉永坦率領團隊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,餓了用面包充饑,困了就倒在實驗室的板凳上湊合一覺。長期超負荷的腦力和體力勞動,讓劉永坦患上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,疼痛曾讓他幾個月不能行走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1990年4月3日,當新體制雷達技術終于使目標出現(xiàn)在屏幕上時,團隊所有成員都流淚了,是成功后的狂喜,也是多年壓力的釋放。
此后,新體制雷達項目的科研攻關按下了“快進鍵”:1991年,該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;2011年,劉永坦團隊成功研制出具有全天時、全天候、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制雷達,核心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;2015年,團隊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。
“這是團隊的力量,不是我一個能做成的,這份殊榮不僅屬于我個人,更屬于我們的團隊,屬于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。”剛剛獲得最美奮斗者獎項和年初榮獲中國最高科技獎時,他都是這樣說。
40年里,劉永坦的團隊從最初的6人發(fā)展到幾十人,成為新體制雷達領域老中青齊全的人才梯隊,建立起一支專注海防科技創(chuàng)新的“雷達鐵軍”。
面向國家未來遠海戰(zhàn)略需求,耄耋之年的劉永坦依然活躍在科研前線,繼續(xù)帶領團隊規(guī)劃實施對海遠程探測體系化研究,逐步開展分布式、小型化等前瞻技術的自主創(chuàng)新。
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查
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