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1945年7月1日,延安機場。
毛澤東、朱德、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在停機坪等候,迎接黃炎培與章伯鈞、左舜生、褚輔成、傅斯年等國民參政員的來訪。
當年屆六旬的黃炎培先生走下飛機時,毛澤東興奮地迎了上去。比毛澤東年長15歲的黃炎培,他出生于窮秀才家庭,因從事反清活動曾被判處死刑,僥幸脫身后,亡命日本。后投身辛亥革命,任同盟會上海負責人。民國之后拒不做官,曾受國民黨政府通緝??谷諔?zhàn)爭勝利前,黃炎培聯(lián)合褚輔成、王云五、傅斯年、章伯鈞等,求見蔣介石,并致電毛澤東,力促恢復國共談判。同時,向毛澤東提出了希望參觀延安的要求。三周后延安復電,邀請諸君訪問延安。
毛澤東緊緊握住黃炎培先生的雙手:“歡迎!歡迎!”毛澤東的聲音充滿激情,“諸公來到延安可以自由參觀。”黃炎培在致答辭中說:“我們來延安的目的,一是為促成全國團結向上而努力,二是想來延安看看。”
黃炎培先生仔細打量著眼前的毛澤東,真是聞名不如見面。出發(fā)前,國民黨政府宣傳說,中共領導人盡是粗獷傲慢、飛揚跋扈之輩,見面后,毛澤東等人留給他的第一印象是:厚重樸實,沉靜中帶些文雅。
第二天下午,黃炎培一行人,應約到楊家?guī)X拜訪毛澤東。一走進會客廳,黃炎培先生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,客廳的墻上居然掛著沈叔羊(沈鈞儒之子)的畫作,上面題有他寫的《茅臺詩》。
這已經(jīng)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。那時,報上稱紅軍長征途經(jīng)貴州時在茅臺池洗腳。黃炎培聽說后賦詩一首,名為《茅臺詩》:
喧傳有客過茅臺,
釀酒池中洗腳來,
是真是假且不管,
天寒且飲兩三杯。
當然這次來延安,黃炎培先生絕非是來飲茅臺酒的,他細細觀察著陜北的這座山城。
他看到:延安沒有一寸荒地,延安沒有一人閑蕩。
他看到:延安有大學,包括醫(yī)科大學、自然科學院、文學院。延安有醫(yī)院,還有醫(yī)療隊巡回各鄉(xiāng)為老百姓看病。
他還看到:延安街頭掛有意見箱,每個延安人都可以投書,上書建議直達毛澤東。
通過這些細枝末節(jié),黃炎培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延安,這和他在重慶的所見所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。這里政治民主,富有生機,社會井然有序,民眾安居樂業(yè)。
他預見到,一旦國共雙方交戰(zhàn),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然而他歷經(jīng)三朝,久涉滄海,深知“打江山易,坐江山難”的道理。他既為中共領導下的好局面、好風氣感到欣喜,又有著幾分憂慮。
7月4日下午,毛澤東又邀請黃炎培到家里做客,問他來延安幾天有何感想。
“潤之先生,”黃炎培說:“我生60多年,耳聞的不說,所親眼見到的真可謂‘其興也勃’,‘其亡也忽’,一人,一家,一團體,一地方,乃至一國,不少都沒有跳出這個周期率的支配力。”
說到這里,黃炎培停頓了一下,發(fā)現(xiàn)毛澤東神情專注,認真地聽,并不插話。毛澤東平易近人、謙虛謹慎的態(tài)度讓他感動,便把心中的話一股腦地說了出來:“大凡初時聚精會神,沒有一事不用心,沒有一人不賣力,也許那時艱難困苦,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。”
這不是延安此時的真實寫照嗎?那么,如果勝利了呢?如果有朝一日取得全國政權了呢?毛澤東急于聽到下文。
黃炎培繼續(xù)闡述他的觀點:“既而環(huán)境漸漸好轉了,神情也漸漸放下了。有的因為歷史長久,自然地惰性發(fā)作,由少數(shù)演為多數(shù),到風氣養(yǎng)成,雖有大力,無法扭轉,并且無法彌補。也有因為區(qū)域一步步地擴大了,它的擴大,有的出于自然發(fā)展,有的為功業(yè)欲所驅使,強求發(fā)展,到干部人才漸漸竭蹶,艱于應付的時候,環(huán)境倒越加復雜起來了,控制力不免趨于薄弱了。一部歷史,‘政怠宦成’的也有,‘人亡政息’的也有,‘求榮取辱’的也有??傊疀]有能跳出這周期率。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(xiàn)在,我略略的了解了,有否希望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條周期率的支配?”
黃炎培這番話,是他觀察了幾十年,思考了幾十年,讀萬卷書、行萬里路之后得來的。他期待著毛澤東的回答。
毛澤東答道:“任之先生(黃炎培字任之),我們已經(jīng)找到新路,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。這條新路就是民主。只有讓人民起來監(jiān)督政府,政府才不敢松懈。只有人人起來負責,才不會人亡政息。”
毛澤東的一席話,使黃炎培精神為之一振,對共產(chǎn)黨更加充滿信心。
毛澤東對黃炎培擲地有聲的回答,來源于共產(chǎn)黨人對中國革命道路孜孜探索的自信。黃炎培與毛澤東這段著名的對話,被人們譽為“窯洞對”。
直到登上回重慶的飛機,黃炎培仍在反復思考毛澤東的那番話。透過舷窗,機場上毛澤東等歡送的人群變得越來越小,延安城變得越來越小,而延安群山溝壑中的窯洞,卻深深定格在他的腦海中。
?。兾魇∥M織部、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、陜西網(wǎng)、陜西人民藝術劇院制作,總導演:李宣、導演:李俊強、朗讀者:董少敏、錄音:馬潤森、對白:李磊、宜斐)
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查
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