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用聲音刻錄百年記憶,我是革命文物講述人、演員張凱麗。我要講述的這件文物,是紅巖革命烈士“江姐”——江竹筠的一封“托孤”信,寫于1949年8月26日。彼時,解放軍勝利的消息不時傳到重慶渣滓洞監(jiān)獄里,在獄中的江竹筠隱隱感到自己可能會倒在黎明前最后的黑暗里。于是,她寫下了這封特殊的信。
△“江姐”江竹筠的托孤信(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供圖)
如今,這封信被收藏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中。粗糙的毛邊紙面上,筆跡的顏色深淺不一,還有好幾處涂改的痕跡,字里行間,有對革命勝利的信心,有對年幼兒子的牽掛,透露出“江姐”鮮為人知的柔情和“鋼鐵鑄成”的共產(chǎn)黨人的堅定信仰。
△江竹筠(1920年8月20日—1949年11月14日)
江竹筠1920年出生在四川富順縣。因家境貧寒,她10歲就進入襪廠當童工,后來輾轉重返學校,開始了勤工儉學的生活。
△江竹筠入讀國立四川大學時的入學登記表
抗戰(zhàn)爆發(fā),江竹筠和同學們一起涌向街頭、走進田間,成為抗日救亡運動中的活躍分子。1939年,19歲的她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
25歲時,江竹筠與地下黨員彭詠梧結婚,負責處理黨內(nèi)事務和內(nèi)外聯(lián)絡工作,后來承擔起了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《挺進報》的分發(fā)投遞工作。她待人溫和,關懷同事,同志們都親切地稱她為“江姐”。
△江竹筠與丈夫、兒子的珍貴合影
1948年1月,江竹筠的丈夫彭詠梧在領導下川東地區(qū)的武裝斗爭時不幸犧牲。為了引出江竹筠等其他共產(chǎn)黨人,敵人將彭詠梧的頭顱砍下,懸掛示眾。
失去愛人的悲痛并沒有將江竹筠擊倒,不久,她向組織提出,回下川東地區(qū)。她說:“這條線的關系只有我熟悉,我應該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(xù)戰(zhàn)斗。”
離開重慶前,江竹筠抱著幼小的兒子失聲痛哭。江竹筠的孫子彭壯壯曾回憶說:
彭壯壯:是奶奶小時候的同學,在地下工作中的戰(zhàn)友,何理立奶奶給我講的,給我講到1948年的春節(jié),那時候我奶奶從下川東地區(qū)回到重慶,當天的晚上,奶奶一直抱著我的父親(彭云)哭個不停,然后奶奶就問何奶奶說:你說一個兩歲的小孩,能記得自己父母的長相嗎?過了十幾分鐘,奶奶告訴何奶奶,我的爺爺已經(jīng)犧牲了。奶奶自己很快也還會回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工作。那也就意味著,她和我爸爸(彭云)也可能是一次永別。
革命的道路曲折而艱難。因叛徒告密,1948年6月,包括江竹筠在內(nèi)的一批同志在萬縣被捕,被關進了重慶“中美合作所”——渣滓洞集中營。
△中美合作所集中營舊址
為撬開江竹筠的嘴,國民黨軍統(tǒng)特務用盡了各種酷刑:老虎凳、吊索、帶刺的鋼鞭、撬杠、電刑……他們將竹簽釘進她的十指,使她無數(shù)次痛得昏死過去,又被涼水澆醒。如此反反復復,卻一無所獲,他們得到的只有江竹筠的厲聲斥責。
電影《烈火中永生》片段:
敵軍:不說?不說再釘!十個指頭都釘上!
江姐:竹簽子畢竟是竹子做的,共產(chǎn)黨員的意志是鋼鐵!
△渣滓洞監(jiān)獄審訊室內(nèi)擺滿了各種刑具
江竹筠的堅貞不屈和英勇斗爭,激勵著整個渣滓洞的難友。他們隱秘而自發(fā)地為“江姐”送去慰問,大家稱她是“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”。
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研究部主任艾智科說,即使身陷“人間地獄”,江竹筠也在勇敢斗爭。
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研究部主任 艾智科:她有一個無比堅定的信仰和堅強的革命意志,這個在江竹筠身上都體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了。而且她在革命最危險的時候,在面對渣滓洞的酷刑、面對當時的國民黨反動派殘酷的摧殘的時候,仍然表現(xiàn)出了非常堅強的意志。
△電影《烈火中永生》劇照
1949年,解放軍捷報頻傳,身在渣滓洞的江竹筠卻預感到敵人可能會在最后進行瘋狂的屠殺。已經(jīng)失去丈夫的她,心中最為牽掛的還是尚未長大的兒子。8月26日,拖著受刑后還沒有完全康復的右手,她悄悄藏起吃飯的竹筷,削尖做筆,蘸著由爛棉絮灰與水調(diào)和在一起制成的墨,在如廁用的毛邊紙上,艱難地寫下了這封“托孤”信:
假若不幸的話,云兒就送給你了,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,以建設新中國為志,為共產(chǎn)主義革命事業(yè)奮斗到底。孩子們絕不要驕(嬌)養(yǎng),粗服淡飯足矣……
1949年11月14日,重慶解放前夕,江竹筠與31名難友一道,在歌樂山電臺嵐埡刑場英勇就義,犧牲時年僅29歲。臨刑前,江竹筠身上唯一帶的就是兒子的照片。
△重慶解放前夕,國民黨反動派在逃跑前,制造了屠殺中共黨員和愛國民主人士的重慶“11·27大屠殺”。
如今,每到初春,歌樂山上漫山遍野紅梅花兒盛開,好似表達著對革命者凌霜傲雪、無懼犧牲、英勇斗爭的禮贊。
甘雅嫻:我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講解員甘雅嫻,出生于1993年,今年28歲。從小時候起,就聽長輩們給我們講“江姐”的故事,她那種面對酷刑不畏生死的勇氣深深地震撼了我,那種為了共產(chǎn)主義事業(yè)隨時犧牲的信念,也深深感染了我。工作后,每當我在展廳當中跟游客們講起這些紅色英烈的革命故事的時候,我都會一次一次被他們的感人事跡所洗禮。我們現(xiàn)在的人們要更加珍惜現(xiàn)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,要加倍地努力工作,牢記使命,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。
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(diào)查
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