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天堂色视频,欧美午夜不卡在线观看最新,偷偷狠狠的日日高清完整视频,青青自拍视频,视频播放在线观看精品视频,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,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

手機版

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
1 1 1

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|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

共產黨員網 打印 糾錯
微信掃一掃 ×
收聽本文 00:00/00:00

圖①:泰井高速連接線羅浮高架橋處的紅軍雕塑。資料圖片

圖②:井岡山黃洋界。資料圖片

圖③:井岡山腳下的“井岡紅旗”雕塑。資料圖片

  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,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。

  井岡山精神,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堅定信念、艱苦奮斗,實事求是、敢闖新路,依靠群眾、勇于勝利。

——摘自習近平同志《論中國共產黨歷史》

  井岡山,中國革命的搖籃。

  1927年10月,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走上井岡山,開始工農武裝割據斗爭。在這里,中國共產黨創(chuàng)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,開辟了“農村包圍城市、武裝奪取政權”的中國革命道路,孕育了“堅定信念、艱苦奮斗,實事求是、敢闖新路,依靠群眾、勇于勝利”的井岡山精神。

  2016年春節(jié)前夕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,看望慰問廣大干部群眾和駐贛部隊,首站就是井岡山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,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。今天,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,堅持堅定執(zhí)著追理想、實事求是闖新路、艱苦奮斗攻難關、依靠群眾求勝利,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。”

  百年征程,初心不改。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重溫井岡山精神,信仰的光輝、奮斗的史詩、人民的偉力,歷久彌堅、震撼人心。

  信念之火永不滅

  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的瞻仰大廳,有一處紀念墻讓人難以忘懷。黑底金字的紀念墻莊嚴肅穆,上面鐫刻著15744位烈士的名字:張子清、王爾琢、陳毅安……

  當時實際犧牲的人數,數倍于此。據統(tǒng)計,從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,在兩年零4個月的井岡山斗爭中,近4.8萬人犧牲,平均每天近60人獻出生命。明明知道這是一條充滿危險的道路,他們卻毅然決然,義無反顧。

  大革命失敗后,革命者在黑暗中苦苦求索。有人迷茫,有人動搖,有人逃離,有人甚至選擇了背叛。但堅定的共產黨人依然高擎火炬前行,堅信星星之火、可以燎原,堅定不移團結戰(zhàn)斗在黨的革命旗幟下。

  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,正是因為有著信仰的力量,中國共產黨人才無懼“敵軍圍困萬千重”,以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堅定信念,用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壯舉,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難關,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。

  理想信念,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。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,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,是井岡山精神的重要內容。

  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,就永遠不會熄滅。“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,歸根到底是因為有堅韌不拔的理想信念。”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副館長林道喜說,“新時代,共產黨員更應自覺把理想信念作為照亮前路的燈、把準航向的舵,不斷補足精神之‘鈣’,筑牢信仰之基。”

  實事求是闖新路

  茅坪八角樓,一棟土磚結構的兩層樓房,因裝飾著八角天窗而得名。閣樓書桌上,一燈如豆。當年,借著一根燈芯的微弱光芒,毛澤東同志思索著中國革命的道路。

  1928年5月,在八角樓旁的謝公祠,大家坐在從老鄉(xiāng)家借來的門板上,召開了湘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。在這次會議上,毛澤東同志分析形勢,回答疑問。同年10月,在茅坪步云山召開的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,通過毛澤東同志起草的決議案,從理論上闡述了“工農武裝割據”的思想。11月,毛澤東同志寫了《井岡山的斗爭》。

  井岡山黨史研究專家陳鋼說,井岡山道路的開創(chuàng),既充滿了對敵斗爭的考驗,也有革命隊伍內部思想路線的紛爭。沒有正確思想路線的形成,沒有實事求是、敢闖新路的精神和勇氣,是無法沖破障礙的。

  今天重讀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時期的著作,仍可以感受真理的光輝穿越時空。“以農村為中心”“思想建黨”“黨指揮槍”“支部建在連上”……毛澤東同志立足于中國革命現(xiàn)實,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緊密結合,在武裝斗爭、土地革命、根據地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成功探索,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革命道路。

  實事求是、敢闖新路,是井岡山斗爭的一條重要經驗,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法寶。實踐證明,只有堅持實事求是、敢闖新路,我們的事業(yè)發(fā)展才會有活力、有動力,才能在危機中育先機、于變局中開新局。

  艱苦奮斗攻難關

  井岡山上故事多。在井岡山,走進每一個山村,問起每一位老人,都能講上幾段紅軍故事。其中,“朱德的扁擔”的故事,家喻戶曉。

  那時的井岡山,“人口不滿兩千,產谷不到萬擔”。戰(zhàn)士們守著天險,卻沒有口糧。怎么辦?挑!軍民齊上陣,每天往返100多里地,肩挑背馱把30萬斤糧食運上山。

  戰(zhàn)士們考慮到朱德同志已經42歲,白天挑糧,夜里還要處理公務,便偷偷將他的扁擔藏了起來。朱德同志找不到扁擔,著急地見人就問。后來身邊人員從老鄉(xiāng)那里買了一根毛竹,削了兩根扁擔,特意在朱德同志用的扁擔上面寫上“朱德扁擔,不準亂拿”8個大字,接著下山挑糧。

  當年,井岡山條件十分艱苦,面對國民黨反動派反復進攻和嚴密封鎖,軍民處境極為困難。連下飯的鹽,都是從老墻土上刮下來熬成的硝鹽。但是戰(zhàn)士們很樂觀,還編了順口溜:“紅米飯、南瓜湯,秋茄子、味好香,餐餐吃得精打光!”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,黨領導人民不畏強敵、不畏艱難,取得了多次反“進剿”、反“會剿”的勝利。

  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和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也是井岡山精神的基石。如今,重走黃洋界的挑糧小道,仍能看到這種精神的傳承。在黃洋界腳下的神山村,靠著艱苦奮斗,黨員干部帶領貧困戶走上致富路。

  “咱們要靠自己的雙手,繼續(xù)艱苦奮斗,把日子越過越好,以告慰拋頭顱、灑熱血的革命先烈!”神山村的紅軍后代、全國人大代表左香云說。

  依靠群眾得勝利

 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里,展臺上展示的當時紅軍“三大紀律、六項注意”引人注目:行動聽指揮、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、打土豪要歸公;上門板、捆鋪草、說話和氣、買賣公平、借東西要還、損壞東西要賠。

  何為“上門板”?當時開會,經常要去老鄉(xiāng)家借門板,為了防止歸還時還錯,于是規(guī)定歸還時必須幫老鄉(xiāng)把門板安裝好——如果還錯了,門板是安裝不上去的。

  “為什么井岡山的老百姓那么支持紅軍、擁護紅軍?因為黨和紅軍一開始就把‘做群眾工作’作為紅軍的三大任務之一。老百姓們真真切切曉得,紅軍是窮苦人自己的隊伍。”井岡山黨史辦副主任陳學林說。

  井岡山時期,毛澤東同志再三強調要發(fā)動工農群眾,“在農村要找那些滿腳泥巴、滿腳都是牛屎的人交朋友”。朱德同志在井岡山也曾說,“我們要與群眾有鹽同咸、無鹽同淡。”這些質樸而又深情的話語,不僅鐫刻進光榮歷史,更鐫刻進人民心中。

  正是緊緊團結群眾、依靠群眾,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得以創(chuàng)建和發(fā)展,形成了魚水相依、血肉相連的黨群關系、軍民關系。正是有了群眾這“真正的銅墻鐵壁”,黨領導紅軍才多次創(chuàng)造了以少勝多、以弱勝強的奇跡,井岡山的星星之火才得以燎原。

  千里尋故地,舊貌換新顏。

  “三送里格紅軍介支個到拿山”,《十送紅軍》里唱的拿山鎮(zhèn),距井岡山新城區(qū)1公里。如今,在拿山鎮(zhèn)356國道旁,昔日的莊稼地已變成一座座現(xiàn)代化的農業(yè)產業(yè)帶,農業(yè)博覽園、黃桃合作社、獼猴桃基地等在這里依次鋪開。

  拿山鎮(zhèn)村民蘭冬妹從父輩那里聽說了太多老一輩共產黨人親民愛民的故事。如今,在當地黨員干部帶動下,蘭冬妹實現(xiàn)脫貧,每年有兩三萬元收入。“當年打土豪分田地,農民翻身做主人,靠的是共產黨;現(xiàn)在我們脫貧致富過上小康生活,靠的還是共產黨!”望著遠處連成片的農業(yè)大棚,蘭冬妹笑得很開心。

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(yè),百年恰是風華正茂!”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,回望井岡山精神,汲取前行的力量,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。始終承載人民的重托、民族的希望,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(tài)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(tài),我們黨必將永立時代潮頭、永葆生機活力,不斷引領民族復興航船乘風破浪、揚帆遠航。

  延伸閱讀

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|這道光,照亮前行之路——井岡山精神述評

  人民日報評論員: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——論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二

  傳承井岡山精神 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

  爭當紅軍傳人 做群眾貼心人

  井岡山精神學習專欄

發(fā)布時間:2021年07月22日 07:28 來源:人民日報 編輯:田延華 打印